为帮助大一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、缓解心理困扰,10月16日,在3213C教室江丽老师以热门动画形象“浪浪山小妖怪”为切入点,为经贸学院2025级大一新生开展了一场贴合新生心理需求的主题讲座,引导新生认识自我、破解心理困境。
讲座开篇,江老师引用陶行知“健康是生活的起点,也是教育的出发点”的观点,结合《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课程》教材,详细解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七大标准,同时介绍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,从广义“高效满意心理状态”与狭义“心理活动协调”两方面,让新生清晰掌握心理健康的核心内涵,明确自身心理“健康坐标”。
随后,江丽老师通过小妖怪的剧情,形象映射新生常见的四重心理困境:一是像小妖怪被动砍树、刷锅般,部分新生因过度迎合考研、内卷等外界期待,陷入“自我迷失”;二是如同小妖怪因“箭杆削太细”恐惧惩罚,新生面对考试、人际摩擦、宿舍矛盾易“焦虑内耗”;三是类似小妖怪遇荒诞指令从迟疑到逃跑,新生遇学业难题或人际矛盾常“逃避退缩”,还因认知偏差等不愿寻求心理帮助;四是像小妖怪求一句夸奖却难获真心交流,部分新生渴望认可却陷入“孤独社交”,价值感依赖他人评价。
针对这些困境,江丽老师给出三条实用破局策略:拒绝“浪浪山式顺从”,通过绘制“兴趣—能力—价值”三圈图,从“向外求认可”转向“向内看自我”,重建稳定认知;停止“过度内耗”,接受“不完美”常态,用“每天一个可量化小目标”的“5%进步法”积累自信;跳出“逃避怪圈”,以“问题—行动—反馈”清单主动应对,比如听不懂课就借笔记、遇宿舍冲突就开启对话。
此外,江老师还以“火木土水”对应小妖怪性格,引导新生理解“人性格无好坏,关键在自知”,学会在多元性格中和谐共处。讲座尾声,江丽老师暖心安抚新生:夜晚失眠、担心挂科、社交恐惧、怕融不进宿舍等困扰,是大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,而非个性问题。她鼓励新生走出“孤独的自我否定”,正视心理困扰、逐步解决问题,为初入校园的大一新生注入了直面挑战的信心与力量。 (李江璇/文 李江璇/图 江丽 范喆/审)
